现代红外科学技术研究起步于德国
后来,美国长期在保密条件下开展相关研究
直到1959年9月才首次公开发表部分研究进展
同时期国内“红外探测器”技术研究一片空白
汤定元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归国留学生之一
1951年
他来到中国科学院工作
时刻关注国际前沿的汤定元知道
红外技术是一门必须跟进的新兴技术学科
他带领项目组
在国内最早开展硫化铅红外探测器研究
围绕红外探测器研究
汤定元先后给
时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聂荣臻
写了三封信
也是在汤定元的倡议下
国家将红外技术和应用光学并列
作为我国科研发展重点
1964年
中国科学院决定集中整合院内红外研究力量
将昆明物理研究所及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以下简称上海技物所)
转为红外技术研究专业所
同时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红外方面的工作分别调整至这两个所
“使上海技物所工作全面转向红外技术”
肩负着这项重任的汤定元
同十余位同事共同前往上海技物所
一部扎根于上海技物所的红外传奇开始生根发芽
▲汤定元(左二)在实验室与学生交流科研进展。
?
上海技物所红外技术的生根发展还离不开
中国科学院院士匡定波
在没有任何资料可借鉴
也没有什么像样的仪器设备的情况下
匡定波团队克服重重挑战
研制出我国首套用于歼击机的红外探测装置
▲匡定波参加“风云一号”气象卫星b星发射。
?
1972年
气象卫星(后来的“风云一号”)
预研工作开始
上海技物所承担红外扫描辐射计的研制任务
研究人员主动“自我加压”
着手提升核心部件的性能指标
由研究员龚惠兴(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负责扫描辐射计整体研制工作
红外探测器的任务交给了研究员方家熊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碲镉汞被誉为红外探测器应用的“天选”材料
其禁带宽度随组分变化
可以制备各种波段的红外探测器
方家熊带领29人的小组迎难而上
一一攻克材料提纯、合成、
检测、应用环境模拟等难关
1988年9月7日
上海技物所建所30周年之际
“风云一号”卫星成功升空
不久后红外扫描辐射计顺利获取清晰图像
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
拥有光导型碲镉汞加辐射质量技术的国家
同时期的欧洲早于我国起步却迟迟未能做成
▲1988年“风云一号”卫星发射任务试验队员凯旋归来。
?
“七五”期间
多元长波碲镉汞探测器预研项目要求
做出一个超过10像元的线列器件
(注:像元指探测器扫描采的最小单元)
但方家熊瞄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
带领同事克服经费不足、设备条件差等因素
成功研制出60像元器件
从10像元到60像元
再到180像元
这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却被方家熊带领的团队
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出色完成
为后续应用于“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神舟三号”飞船等的
碲镉汞红外探测器组件奠定了基础
▲碲镉汞线列器件。
红外焦平面由红外像元芯片和读出集成电路组成
兼具感应红外辐射信号和信息处理功能
1994年
在半导体和器件领域颇有建树的科学家何力
放弃国外的高薪工作加入上海技物所
同前辈们一样他也带领团队“摸着石头过河”
从琢磨路线、采购设备做起
不断摸索材料生长的最优方案
2005年
大面积碲镉汞材料跟随卫星进入太空
这也是我国红外焦平面碲镉汞探测器
首次应用于航天领域
2014年
伴随着航天用红外探测器需求井喷式爆发
为满足大面积、超长阵列产品生长的需要
上海技物所决定在嘉定建立一条
红外焦平面器件的工艺生产线正是在这条生产线
上诞生了迄今公开报道的
国际上最长的红外焦平面探测器
▲材器中心研制团队在实验室进行检测。
?
近年来
上海技物所持续攻克
大规模、高灵敏、高定量红外探测器关键技术
相关成果成功应用于
气象卫星、探月探火、载人工程、
高分专项、国家安全等领域的遥感仪器上
保障了航天红外装备的核心部件自主可控
2023年
上海技物所牵头组建的
红外探测全国重点实验室正式揭牌
以期进一步汇聚全国红外技术领域的顶尖力量
深入开展红外领域高水平应用和前沿研究
推进相关技术深入融合
从早期艰难追赶外国
到如今多点开花
在这部跨越70年的红外史诗中
国家需求是上海技物所
不断发展核心关键技术的最大动力
上海技物所响亮提出了“扛红外大旗”的努力方向
红外探测器也逐渐成为
上海技物所的“法宝”
《中国科学报》明日(9月6日)刊发全文:《提前布局突破封锁——红外探测器的自主创新之路》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米乐app官网下载的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