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journal of headache and pain 近期发布系列主题文章,全方位探讨与偏头痛相关的小小分子物质: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ituitary adenylate cyclase activating peptide, pacap)。系列文章从多个角度介绍了pacap,包括pacap是如何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被发现的以及它究竟和原发性头痛存在怎样的关系。为此,我们邀请了丹麦头痛研究中心(danish headache center)的song guo博士介绍偏头痛治疗领域的最新突破。
song guo 2018年3 月9日
图片来源:© v_sot / getty images / istock
本文转自springeropen 博客。
偏头痛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患之一,全球患病率约在10-15%。偏头痛对生活和工作状态影响极大,因此每年的治疗费用和对公共医疗卫生提的的负担都非常巨大。
偏头痛的主要症状是发作性头痛,程度剧烈,还可有多种伴随症状如恶心、呕吐及对声、光敏感等。偏头痛可以是偶发的也可以是慢性的,偶发性偏头痛是指每月头痛天数少于15天,而慢性偏头痛则是多于15天。
近年来大家对偏头痛的机制有了进一步了解,但对具体信号通路和生物标记物的认识尚不充分。尽管如此,偏头痛治疗领域可能在不远的未来迎来新的突破。
偏头痛人体模型
丹麦头痛研究中心在过去30多年在偏头痛机制研究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过去9年我都有幸在中心工作,我们研究的核心部分是使用偏头痛的人体模型,通过在人体内诱发偏头痛研究其机制。
之前的研究发现神经递质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pacap能够通过扩张脑内血管诱发头痛。我们发现 pacap38是偏头痛的重要信号分子,此外它还可能与丛集性头痛有关。偏头痛患者输注 pacap38后影像学上可以观察到神经元和血管的改变。
抗偏头痛药物新靶点
pacap38能够强烈扩张血管,继而引发偏头痛。它属于胰高血糖素/分泌素家族及肠血管活性多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olypeptide, vip)。这些肽类都能同等激活 vpac1和 vpac2受体,但只有 pacap38能够激活 pac1受体。
有趣的是,vip能够扩张血管但不能在人体内诱发偏头痛。因此,pacap38可能通过活化 pac1诱发偏头痛。根据这一发现,针对pac1受体的选择性拮抗剂可能成为偏头痛的新治疗方法。
偏头痛治疗“抗体”时代
cgrp通路是第一个被研究的药物靶点,且到目前为止研究表明阻断cgrp通路对于治疗偏头痛是有效的。目前ii期、iii期临床试验表明针对cgrp的四种单抗药物总体上对于偶发性和慢性偏头痛都具有预防作用,且无明显副作用。抗cgrp单抗目前被认为不能通过通过血脑屏障,只能在周围神经系统中发挥作用,但其具体发挥作用的位置仍需研究进一步证实。
抗cgrp单抗的疗效让人非常期待抗pac1单抗是否能成为偏头痛患者的新福音。
我认为抗pac1单抗可能比抗cgrp单抗效果更好,因为pac1受体对偏头痛更具特异性。因此我非常期待现在正在进行中的论证性随机临床研究的结果,这个研究能够证实抗pac1单抗是否能有效预防偏头痛。只有时间才能证明抗pac1单抗是否是能够为偏头痛治疗带来颠覆性改变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