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卫生学院教授粟硕与合作者研究显示,毛皮动物可能是新发传染病的储存库和重要传播中心。这项包含来自养殖毛皮动物的研究表明,应增加对这些动物的监测,以确定物种间的潜在病毒传播路径,并鉴定出有可能传播给牲畜和人类的病毒。相关研究9月4日发表于《自然》。
病毒的跨物种传播是传染病暴发的重要驱动因素,尤其是从哺乳动物传播给人类。对养殖动物中病毒传播的研究一般更关注猪这类传统牲畜,但为毛皮需求而养殖的动物也是新发病原体的潜在储存库。比如欧洲水貂养殖场近期就报告了甲型流感病毒h5n1的暴发。
为进一步了解在毛皮养殖动物中传播的病毒,粟硕和同事对461种毛皮动物的组织开展了宏基因组测序,其中412种毛皮动物来自养殖,49种来自天然或人造野生环境。这些动物包括水貂、赤狐等,还有一些多用途养殖动物,如为皮毛和其他产品养殖。
研究者表征了125种病毒,其中36种为新型病毒,39种有很高的跨物种传播风险。冠状病毒和甲型流感病毒也在被发现的病毒中。有证据显示宿主跳跃频繁的病毒包括11种人兽共患病毒(已在人类中发现)和15种跨目病毒(人类中未发现但在两种或以上哺乳动物目中发现)。貉被证明携带了最多的潜在高风险病毒物种(10种),豚鼠、兔和北极狐也被认为是有潜在风险的宿主。
研究者表示,未来需要对这些动物进行更广泛和规律的监测,以评估毛皮动物养殖对公共卫生的可能风险。(来源:中国科学报 冯维维)
相关论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