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至14日,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主办的第二届“海洋生物生态与进化”青年论坛在广州召开。本次论坛多尺度、跨学科的报告开拓了新视野,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海洋生物生态与进化领域,生态阈值模型、物种分布模型、生物信息学等方法值得推广,生物多样性的起源、动力及其价值仍需进一步探讨。
记者获悉,本次论坛以“海洋典型生态系统演化与生物适应”为主题,汇聚了来自美国南密西西比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多家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和青年科研人员,共同探讨海洋生物生态与进化领域的前沿问题。
论坛现场。南海海洋所 供图
?
本次论坛共邀请18位报告人围绕海洋生物生态与进化领域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分享和交流。美国南密西西比大学教授吴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宫勋、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郭传波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蔡晨阳分别作题为《多尺度海岸湿地研究》《末次冰消期以来海平面上升对南海深海环境控制的两个关键节点》《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从海洋到淡水的思考》和《生物演化—整合化石和分子证据》特邀报告。
论坛还特邀中国海洋大学期刊社《marine life science & technology》编辑于鑫和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zoological research》编辑刘素青作专题报告,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出版经验。与会专家和青年学者围绕海洋生物多样性与生态演化策略、生态系统管理与服务、深海生物适应机制、海洋基因组学技术、海洋化能合成生态系统等主题展开热烈交流讨论。
参会人员合影。南海海洋所 供图
?
论坛闭幕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孙军、南海海洋所研究员黄良民、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董云伟和美国南密西西比大学教授吴蔚回顾了本次论坛的精彩瞬间,展望了海洋生物生态与进化领域的发展方向。专家们还强调了科研成果向决策部门传递的重要性,以期为国家海洋管理提供专业参考。
南海海洋所副所长林强在总结发言时强调了当前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他指出,在学科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海洋生物生态与进化领域更需要通力合作、集思广益,共同探讨重大科学问题,通过跨学科协作激发原始创新,并鼓励青年学者积极参与交流活动,为海洋科学事业的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据了解,本次论坛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基础前沿与创新发展2024年度“一体化”项目的资助。
米乐app官网下载的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