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健院士:勇立时代潮头,做老百姓用得起的好药—新闻—科学网-米乐m6棋牌官网

 丁健院士:勇立时代潮头,做老百姓用得起的好药—新闻—科学网-米乐m6棋牌官网

 
作者:江庆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10/23 14:53:39
选择字号:
丁健院士:勇立时代潮头,做老百姓用得起的好药

 

10月23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药物所)研究员丁健获“上海市科技功臣奖”。

作为我国肿瘤药理学领域代表性的科学家,丁健曾获多项荣誉:国家自然科学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上海市科技精英、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

2020年,丁健在获评“全国创新争先奖章”时曾说,这个荣誉并不属于他个人,而是团队多年努力的结果,包含着团队、合作者的多年心血,也离不开上海药物所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

4年后,丁健说了同样的话,他强调:“做药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必须依靠大的团队,才能有所突破,我们的事业还远远没有完成。”

丁健院士。

瞄准国家需求,主动转变方向

丁健和科研的缘分,要从1975年说起。

这一年,丁健22岁,他结束了6年的知青生活,被推荐进入江西医学院医学系。尽管医学并非丁健的首选专业,但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医学知识,并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86年,丁健被派去日本国立九州大学攻读医学博士学位。抱着“要对得起送我出来留学的祖国”的信念,丁健一刻不敢放松学业,他总是早上第一个到实验室、晚上最后一个离开的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丁健在博士期间发表了5篇高水平论文,是当时实验室中发表论文最多的学生,导师为之惊叹,鼓励他留在日本发展。

丁健坦陈,他并非没有动摇过。留在国外,意味着相对优裕的物质生活、较高的社会地位以及世界一流的科研条件。反观国内,很多领域的科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配套的仪器、设备十分简陋,丁健很难继续开展已经驾轻就熟的病理学研究。

但回馈祖国的念头还是战胜了一切。“我是祖国培养的,现在祖国需要我,我也应该回报养育我的祖国,为祖国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1992年,丁健从日本学成归国,来到上海药物所工作。他结合上海药物所做药的“基因”和国家需求,主动转变研究方向,选择在抗肿瘤药物领域深耕。

从零搭建平台,引领抗肿瘤新药发展

“我刚回国时,国内几乎只有仿制药,新药屈指可数。”丁健表示。

丁健至今记得,他刚回国时,带领一位国外友人参观上海药物所,当时园区还在太原路,实验室条件非常简陋。外宾回国之后,原本说好的合作便杳无音信了。

连基本的实验条件都无法满足,何谈新药研发?没有平台,那就自己搭建;没有体系化的研究流程,那就自己设计;缺乏经验,那就边学边干;人才紧缺,那就自己培养……

就这样,丁健带领团队,从零开始创建起一个系统的、符合中国国情的、与国际水平相当的,覆盖了抗肿瘤药物筛选、评价、研发的技术平台。这也是我国首个符合国际规范的综合性创新药物研发体系。

丁健院士团队合影。

发展至今,这个平台已经成为国内最为系统的肿瘤药物筛选体系,涵盖了超过400种人肿瘤细胞株的筛选板块,建立了超过200种人癌裸小鼠移植瘤、鼠源移植瘤模型及转移模型。平台具有鲜明的中国瘤种特点,注重贴近临床病理特征,并建立对应的动物模型。

值得一提的是,平台也很好地承担了社会服务的责任,迄今共提供超百万次化合物筛选服务,并为30%的科研机构和药企提供创新药物评价服务。

也是基于这个平台,由丁健作为主要发明人之一研发的14个抗肿瘤一类新药已进入临床研究。其中,用于治疗metex14跳变非小细胞肺癌初治患者的谷美替尼已分别在中国和日本上市;ask120067、saf-189s、al3810已提交上市申请/预申请;另有10个新药处于临床i~iii期研究,包括3个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同步开展临床研究的新药。

丁健也为抗肿瘤药物精准治疗做出了重要贡献。2015年,丁健作为首席科学家,发起并牵头中国科学院先导a类专项“个性化药物——基于疾病分子分型的普惠新药研发”。正是由于这一战略部署,在肿瘤精准治疗领域,中国的研究和国际几乎是同步开始。

面向肿瘤精准医疗需求,团队建立起肿瘤药物研发、敏感标志物探究、耐药机制探明、联合用药方案制定“四位一体”的药物转化研究平台,为20个自主创新药物的个性化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未来,该平台将对提高用药效率、提升用药安全、减轻患者负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正如上海药物所所长李佳所说:“丁健院士是我国抗肿瘤新药研究标准化评价体系的拓荒者与建设者、抗肿瘤药物自主创新发展的领军者、抗肿瘤药物精准治疗的倡议者与引领者。”

不惧失败,勇立时代潮头

在丁健的同事和学生眼中,他是一位平易近人、坦率真诚的师长,更是一位能够找准国家需求,站位高、看得远的战略科学家。

丁健回国这一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浦东新区,此后,上海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对新药研究的支持力度也日益增加。

回顾三十余年的科研生涯,丁健感慨:“如果不是上海药物所良好的科研氛围,如果不是时代变革下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可能就不会从事药物研究工作,也不会取得这些成绩。”

关于如何做好科研,他的分享朴实而真挚。“国家和研究单位建立起和国际领先水平接轨的基础科研条件,确保科研人员可以潜心工作。对于科研人员,则应建立起对科研的兴趣,能够在逆境中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追踪最新的技术和进展;组建起一支强有力的科研团队,同时积极寻求合作。”

丁健院士在实验室指导工作。图片均由上海药物所提供

毋庸置疑,丁健是国内进入临床阶段新药数量最多的科学家之一,但他的新药研发之路,却是以失败起步的。

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药物所研究员张金生发现了一种具有抗肿瘤效果的天然化合物红根草邻醌。丁健团队对其进行了药理学研究,结合结构优化,并最终将该化合物确定为抗肿瘤新药“沙尔威辛”。联合团队研究了十余年时间,一直研究到临床ii期,共发表了近20篇相关机理论文,先后转让给了2家企业。

“如果成功的话,这将是一个first-in-class(首创新药)。”丁健说道,“遗憾的是,由于我们当时缺乏新药研究的经验,未能解决细胞毒性问题,也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适应症,随着专利即将到期,我们最终放弃了后续研发工作。”

研究分子靶向药物时,团队再次经历惨痛失败。在谷美替尼之前,丁健团队已经筛选得到了多个靶向c-met激酶的小分子化合物,其中由上海药物所研究员段文虎筛选得到的一个化合物,临床前的各项指标都非常优异。顺理成章地,团队和企业签订了转让合同。

但当研究继续推进时,冷水当头浇下。尽管该化合物在小鼠和狗中的药物代谢结果都非常好,但在和人类更接近的灵长类动物体内代谢发生了显著变化。丁健团队主动告知了企业这个情况,合作终止,这个小分子药物的研发工作也不得不停止。

悲伤的情绪在每个人身上蔓延,但他们很快打起精神继续寻找其他化合物,最终有了谷美替尼的顺利上市。

“这件事之后,丁老师经常宽慰我,他说我们是战友,我们可以并肩作战。之后,丁老师团队转给我课题组一笔科研经费,对我们实验室科研工作的继续开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段文虎补充道。

“做老百姓用得起的好药”

近年来,多肽、单抗、免疫治疗、细胞基因治疗……多种新技术、新疗法涌现,但丁健始终把研究方向锚定于小分子药物。

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丁健坚持“做中国百姓用得起的好药,并让中国抗癌药走向世界。”

“目前我国人口众多,发展水平不均一,相当数量的人群吃不起药、看不起病,尤其是癌症等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小分子药物依然是重要的破题思路。”丁健解释,小分子药物的治疗费用较低、安全性较高、患者依从性好,生产、运输存储等限制小。

“要做老百姓用得起的好药,现在已经成为了上海药物所的共识,我们也已经部分实现了这个目标。当然,我们也应该综合考虑企业家和科学家的权益,否则不利于国内原创新药的发展。”丁健强调。

对此,丁健深感责任重大。尽管已年届七十,丁健仍在科研一线,为推动抗肿瘤药物的突破性发展而继续努力。他的团队在聚焦于小分子药物的同时,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求新。团队的研究重点也从主要靶向蛋白激酶转向更具有前沿挑战行的肿瘤代谢、表观遗传和肿瘤免疫领域。

随着医药领域的快速发展,目前已有少部分肿瘤已逐步发展为类似于糖尿病、高血压的慢性病,但人们依然会“谈癌色变”,对于很多恶性肿瘤,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丁健表示:“如何把恶性肿瘤转变为可控制慢性病,依然是抗肿瘤药领域科学家的一个梦。”

丁健的另一个梦,则是让中国科学家的原创新药走出国门,造福全球更多患者。谷美替尼在日本上市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但丁健坦诚,这个目标距离实现还非常遥远。

“我们正在扩展欧美市场,但非常艰难,前期的合作因为种种原因,一度被中断,走向世界依然任重而道远。”丁健也期待着,早日有“重磅炸弹”国产创新药问世。

 
米乐app官网下载的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