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郭英剑教授
近年来,高校研究生招生经常出现所谓“放鸽子”现象,指的是一位手握高校研究生录取通知的考生,因各种原因放弃了入学资格,但因复试录取时间已过,高校无法补录,导致当年原定的录取人数减少的现象。有人把高校中某些导师承诺录取考生,但最终因各种原因未录取,导致考生无学可上的现象,也称为“放鸽子”。因为在这一情形中导师所谓“承诺”并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导师也没有决定是否录取学生的最终权力,与前者高校所发通知不可相提并论。因此,本文所讨论的“放鸽子”现象是指前者。
最近,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米乐app官网下载官网发布一则有关推免招生的不诚信名单通告,引发人们的热议。这些学生之所以被通告,是因为他们此前承诺会保证入学,但最终未能就读。此事件也再度引发人们对于这种现象的讨论。
事实上,我分别于2021年4月20日与2022年4月12日在本栏目刊发的两篇文章中触及过这一问题,但不够全面。因此,在这里我想借助国外高校的招生经验,探讨一下究竟如何完善我们的招生制度,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放鸽子”现象给高校与学生双方所造成的困境。
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是必然趋势
虽然我很不愿意用买卖双方来界定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但从“放鸽子”现象来看,这样的说法更有指代性。
我们知道,过去的研究生招生中,高校具有近乎任意挑选人才的主动权,与学生相比,明显处于有利地位。彼时的高校作为卖方无疑处于市场的主导地位。但近些年,无论是在推免招生还是通过研究生考试的招生中,高校的地位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甚至成为了被考生挑选的对象。而作为买方的学生主动权在加大,甚至明显处于有利地位。
若进一步思考,我们不难发现,高校从卖方市场进入到买方市场并逐渐变得被动,更多地成为考生选择的对象,主要受到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第一,研究生教育的扩招与供需失衡。在过去几十年里,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招生数量大幅增加。特别是随着本科生招生人数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以提高竞争力,研究生教育的供需关系发生了变化。曾经的卖方市场——即学校挑选学生——逐渐转变为买方市场,更多的学生开始有了多重选择,学校则需要吸引更多优秀生源。
第二,高等教育的市场化趋势。随着高等教育日趋市场化,大学间的竞争加剧,特别是在研究生招生方面。高校需要提高知名度、师资力量和科研成果等,以吸引更多优质生源。在此情况下,学生有了更多选择,而学校则不得不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来应对这种竞争,甚至会采取某些主动的策略吸引考生,从而变得相对被动。
第三,就业压力与学位的相对贬值。随着本科毕业生数量猛增,本科学历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相对下降,使得更多学生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但随着研究生数量的增加,研究生学位的含金量逐渐下降,优秀考生对高校的要求和期望则在提升。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获得一个研究生学位,而是更注重高校的师资力量、学术资源、科研平台和未来就业机会等。因此,考生在选择学校时更加挑剔,高校则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来吸引这些学生。
第四,高校间的竞争加剧。不同高校间的差异性一定程度上在缩小,尤其是部分二线、三线城市的高校也在努力提升自己,使得学生在选择时更加注重各学校的特点和资源,甚至包括地理位置、生活条件等。这种情况下,高校不得不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提升自身吸引力,甚至迎合学生的需求和期望,以争取更多的优质生源。
第五,考生的自主性增强。在信息化时代,考生可以轻松获取大量的高校信息,对学校的了解也更加深入、全面。同时,学生在选择学校时更加个性化,不再仅仅追求名校,更多学生开始根据自身专业兴趣、就业方向、个人发展等多方面因素进行选择。这使得高校的招生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和被动,学校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
第六,招生政策的变化。近年来,国家和地方的研究生招生政策有所调整,如自主招生和推免生比例的增加,使得考生在选择学校时具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同时,很多学校逐渐放开了一些入学条件,扩大了招生范围,以吸引更多考生。这种政策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让高校在招生过程中变得更加多样化,乃至去迎合学生的选择。
如上所述,展望中外高等教育,未来无论是在研究生招生中,还是在大学的本科招生中,高校的地位都在发生逆转,终将会从卖方市场进入到买方市场,成为被学生所选择的对象。高教界人士应接受这一趋势,并为此做好制度上的准备。
完善研究生招生制度的三大建议
我曾经把学生被高校录取后选择放弃报到的现象称为“录而不读”。要知道,在国外高校,这种“录而不读”的现象更加突出。这不单单是考生的诚信问题,也不是仅仅依靠考生的诚信与承诺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的。
相对于国内,美国大学在招生录取时面临的“录而不读”现象更为严重,但为何没有太多人抱怨被“放鸽子”?究其原因,制度在起作用。
具体来说,无论是大学本科还是研究生,美国高校总体上采用的录取方式都是开放式的审核制。所谓开放式,即欢迎所有人申请;所谓审核制,则是指主要依据申请人的材料决定是否录取。在这一制度下,学生被录取后“录而不读”的现象是完全正常的,其背后的一些认识、制度与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在总结它们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高校自身的实际问题,我提出三个方面的建议。
第一,高校要清醒认识到,“录而不读”将是一种常态。从高校与考生双方的立场看,两者的矛盾很难调和。考生要多重选择,但最终只能选取一所高校;高校希望报考者越多越好,但最终只能选拔少数优秀的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说,未来“录而不读”的现象将会越来越多,因为学生的选择机会将越来越多,其中甚至包括大量对被录取高校不甚满意,进而选择到国外读硕士的学生。
为此,高校要有清醒和理性的认识——“录而不读”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大趋势,也是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的常态。对于考生来说,这是其个人所拥有的一种自由选择权利。虽然对于那些做出过承诺但又违背诺言,导致高校资源浪费的现象可以予以谴责,但总体来说,这种谴责也仅只是道德意义上的,对于现实并无太大意义。
第二,放开复试人数比例。目前的研究生复试大都设置较为严格的差额比例,一般设定在1:1.2,即如果某专业有录取10人的资格,那么将会有12人参加复试。如此一来,一旦有复试不合格者,或者最终有人不来,就极易出现最终无法补录而导致名额缺失的现象。
为此,我提议各高校应依据每年差额复试比例及最终录取人数的情况,以及当年的报考人数,大体测算出差额的复试比例,这个比例不是固定不变的,而应实事求是,根据具体情况每年浮动。它既可以是1:1.2,也可以根据情况设定到1:2.0甚至更高。
如此一来,一方面保障了更多学生可以在复试阶段展示自己的水平;另一方面,由于有更多学生进入复试阶段,客观上给予了学校更多选择的自由。在此情况下,即便出现学生不达标,或有人“放鸽子”的现象,高校也可以从容地从高往低、自上而下录取后面的候选人。这也从侧面保障了学生继续拥有放弃与自由选择的权利。
第三,允许录取结果有动态调整。目前,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制度相对呆板、缺乏动态调整机制,主要是严格按照一次性考试成绩和面试表现进行评定,一旦录取名单确定,便几乎没有补录或调整的机会。正是这种相对僵化的制度,致使一旦有通过了初试和复试的考生由于个人原因放弃录取,便会出现高校的名额空缺,且不能进行灵活补录。
为此,建立一个允许录取结果动态调整的制度,不仅能提升招生的灵活性,还能更有效利用教育资源,避免浪费,同时给考生和高校双方更多选择的机会。
我的基本设计是,针对可能出现的考生放弃录取资格的情况,学校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将空缺名额提前或适时释放到公共系统。在现行条件下,打破上述人员限制,将预录取人数比例放大,同样公开公示即可。
如此一来,一旦出现“录而不读”的现象,系统将根据考生排名、分数等情况,自动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候选人发出补录通知。当然,补录应设定明确的时间窗口,以防拖延整个录取进程。比如,补录过程可以设定为在录取通知发出后的1~2个月内完成,并根据考生反馈及时进行调整。这个过程应在正式开学前完成,确保不影响教学秩序。
录取结果的动态调整可以有效减少招生名额的浪费现象。换句话说,通过这种灵活的调剂机制,高校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填补放弃录取的空缺名额,确保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教育资源浪费。
在我看来,认识到“录而不读”是常态,进而对现有的研究生招生制度进行完善,允许录取结果进行动态调整,这是高校未来避免被“放鸽子”,最终减少资源浪费、优化生源质量的应对之策。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米乐app官网下载的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